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數位相機的發展

       事實上,數位相機的發展已有十多年的歷史,最早開始於一九八一年sony 推出的Mavica 相機,當時由於影像壓縮及半導體儲存技術均尚未成熟,且為了能夠直接透過彩色電視機顯像,影像是以類比的NTSC 格式儲存於2"的軟式磁碟(VideoFloppy)中,而且由於只能提供接近vhs 的影像品質,並不能滿足一般應用的需求。

到了80 年代後期,數位信號處理IC 化及記憶卡(memory card)技術逐漸成熟,首
先在1988 年推出全數位式的靜態照相機,接著Olympus、Ricoh、Canon、Konica及Minolta 等亦紛紛跟進推出產品。這些早期的數位相機,雖然影像品質比類比式的相機改進很多,不過仍採用NTSC 的視訊輸出,在解析度上並沒有多大改善。

一直到1990 年Kodak 以Nikon 單眼相機的機身為基礎,使用1.3 百萬畫素的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為影像感測元件,推出DCS 系列相機,影像不再受限於
NTSC 的輸出格式,數位相機的畫質才大幅的提升。
90 年代初期,CCD 除了應用在消費及資訊產品外,少數的美商如Kodak、EG&G等亦致力於發展大面積、超高解析度的CCD 影像感測器,以滿足天文及基礎科學研究上電子取像的需求,由於技術的成熟,這些高解析度的CCD 亦被用來製成專業用相機的背蓋。直至近年光電、半導體及數位處理技術進步以及資訊環境的逐漸成熟而給予數位相機市場成長的環境。


截取: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7/10/2007102219263495.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